斩断“收视率造假”背后的利益链条
2018-09-19 12:06:29来源:广西时报网
据报道,知名导演郭靖宇日前公开声讨电视收视率造假,使收视率造假这一陈年痼疾再次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随即表态称,已经“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,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,必将严肃处理”。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也发表声明称反对收视率造假。网民认为,治理收视率造假必须斩断利益链条,瓦解利益勾连。
网民“江德斌”称,影视剧收视率数据造假已是行业公开秘密,社会舆论多次予以强烈批评,监管部门亦发起过整顿,但收效甚微。从郭靖宇揭露的收视率数据造假情况看,涉及卫视购片负责人、操纵收视率的“大神”、网络水军等多方面,利益链条很长,势力强大,单靠行业内曝光、发文整顿已无济于事。司法机构应将郭靖宇的曝光视为举报信,对收视率造假严厉打击整顿,依法打掉非法操纵收视率数据的黑产业、黑团伙。
“治理整顿收视率造假,意味着巨大的利益调整,以及既有利益格局的解构和洗牌。这不但需要坚定的决心,还需要监管部门强有力的介入。”网民“封寿炎”表示,虽然治理整顿的阻力不小、代价不菲,但这一病灶一旦被切除,对于全行业的收益同样是巨大的。当收视率这个电视市场的核心“指挥棒”被矫正,诸多腐败乱象、行业乱象,以及资源错配的现状都有望迎刃而解。
一些网民指出,应建立起更加多元、更具弹性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。网民“王森”建议,用更科学的统计方法打破收视率造假乱局。随着“三网融合”的推进,电视逐步数字化、网络化,收视率统计机构应当及时优化、更新统计方法,例如利用双向互动机顶盒收集用户观看信息。相关机构还应丰富收视率统计的信息量,比如可将点播数据、时移观看数据纳入收视率统计范畴。收视率统计机构也要善用大数据工具,大数据不仅可以帮助监测、甄别收视率造假行为,还能预测收视率趋势,更好地为电视广告商、制作人服务。(记者 张小洁 整理)
责任编辑:孙知兵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广西时报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!
精彩推荐
最近更新
-
{
- 广西首台强生眼力健“Catalys白力士”在...
- “G219遇见大香格里拉 2021解锁新玩法...
- 扎根年轻消费者,看极兔速递如何玩转营销路
- 凝聚共识 全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202...
- 牵手“懂行人”:桂电要做教育数字化转...
- 一年花46元报200万,广西人的福利来了
- 山里凤凰飞出村庄电子商务联通全国 广...
- “养蜂”百匠之十匠之-----杨子安
- 国家卫健委:让“互联网+医疗”不再“野...
- 碧桂园杨鹏:深耕地产行业多年 助力长...
- 新房间里的老冤家:甲醛检测与治理的市...
- 索尼公布2018东京电玩展参展游戏
- 龙湖跨界进军养老产业 正视“长投入慢...
- 败走上海滩非恒大末日
- 商务部部长钟山主持召开跨国公司座谈会
- 股市低迷成交量逐月走低 9月份以来券商...
- 年内34家上市公司涉区块链遭问询 仅9家...
- 《黑色行动4》公测结束 热卖已成定局
- 次新股重新走强 三大策略掘金18只潜力股
- 埃尔克森倒戈一击 广州恒大1比2不敌上海上港
- 5G建设将进入重要窗口期 13只概念股吸...
-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向上修复 逾15亿元大...
- “女性读博该不该生娃”话题上热搜